-
2022-10-13
80 次
成语故事
老莱娱亲的成语故事描述: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讨父母的欢心,使他们健康长寿。他70岁时父母还健在,为了不让父母见他有白发而伤感,他做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时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使父母高兴。老莱娱亲典故的意思:表示孝顺父母。相关查询:老莱娱亲的意思、老莱娱亲成语接龙...
-
2022-10-13
146 次
成语故事
狼餐虎噬的成语故事描述:阎王殿又开始进行例行清点,判官拿起鬼名册进行饿鬼清点,马上一鬼头跑来禀报:“前鬼门关守者,失于防检,诸饿鬼乘机逃去阳世偷生。”阎王问他们在阳世做什么。鬼头禀报说做县令。阎王感慨说:“这些饿鬼今一得志就会狼餐虎噬地残害人们。”狼餐虎噬典故的意思:①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
2022-10-13
36 次
成语故事
道旁苦李的成语故事描述:王戎七岁时,曾经与很多小孩一起到外边玩耍,看到路旁有许多李子树上长满了李子,枝头压得很低。其他小朋友赶忙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李子树在路边能有这么多李子证明其很酸苦,否则早被摘光了。道旁苦李典故的意思:比喻不被重视的人。相...
-
2022-10-13
189 次
成语故事
不平则鸣的成语故事描述: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韩愈十分同情,并在孟赴任时写《送孟东野序》赠别:“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不平则鸣典故的意思: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相关查询:不平则鸣的意思、不平则鸣成语接龙...
-
2022-10-13
16 次
成语故事
三叠阳关的成语故事描述:【出处】《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宋·周邦彥《苏幕遮》词【解释】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离别【近义词】阳关三叠【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太子宾客刘禹锡每天上朝时路过一个平房,听到一个卖烧饼的男子哀叹地唱王维的《渭城曲》...
-
2022-10-13
241 次
成语故事
十步芳草的成语故事描述:十步芳草的故事【成语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十分重视选拔人才,他吩咐右仆射封德彝推荐人才,封德彝没有完成使命。唐太宗教诲他: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关键看你能否发现他们,用人就要用他们的长处。封德彝点头称是,于是给唐太宗推荐了很大人才。成语故事【典故】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刘向《说苑·谈丛》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汉·王符《潜夫论·...
-
2022-10-13
177 次
成语故事
功成不居的成语故事描述:春秋时期,老子提出辨证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天下人知道美与丑对立,有和无对立相生。圣人治国知道有为和有所不为,采取无为政策;知识有教则有不教,行不言的教育。万物各有所为,圣人不去掌握,事功告成,圣人功成不居,人们归功于他。功成不居典故的意思: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
-
2022-10-13
68 次
成语故事
饱食终日的成语故事描述:春秋时期,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世上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那些饱食终日的人来真是强多了。饱食终日典故的意思: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相关查询:饱食终日的意思、饱食终日成语接龙...
-
2022-10-13
54 次
成语故事
濠上之乐的成语故事描述: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梁上散步相遇,庄子见桥下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庄子说鱼很快乐,惠子问他不是鱼怎知鱼的快乐?庄子反问惠子怎么知道鱼不快乐呢?惠子无言以对,只有承认鱼儿很快乐。濠上之乐典故的意思:指悠闲舒适的情趣。相关查询:濠上之乐的意思、濠上之乐成语接龙...
-
2022-10-13
84 次
成语故事
言必信,行必果的成语故事描述: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孔子认为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好,士分三类:“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言必信,行必果典故的意思: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相关查询:言必信,行...
-
2022-10-13
140 次
成语故事
鱼游釜中的成语故事描述:东汉顺帝时期,张婴聚众杀了残暴的广陵太守,转战于扬州、徐州一带,朝廷对他无可奈何。大将军梁冀任命张纲为广陵太守,张纲改用抚慰的手段,张婴主动带领义军投降说:不堪忍受前太守的压榨才起义的,这样做如鱼游釜中不能长久。鱼游釜中典故的意思:釜:锅。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相关查询:鱼游釜中的意思、鱼游釜中成语接龙...
-
2022-10-13
181 次
成语故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故事描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农民起义军,邓禹与义军交战后不幸损兵折将,冯异命令部队加强防御,收拢溃散的散兵,同时派军装成赤眉军打入其内部,结果大获全胜。朝廷下文书表彰他们的战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典故的意思: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相关查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
-
2022-10-13
228 次
成语故事
铁棒磨成针的成语故事描述:【注音】tiěbàngmóchéngzhēn【出处】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
-
2022-10-13
8 次
成语故事
一举两失的成语故事描述:宋朝时期,宋仁宗因郭皇后与宠妃之间的矛盾就要废了郭皇后,宰相吕夷简积极鼓动仁宗废后。御史中丞孔道辅、右司谏范仲淹坚决反对废后,仁宗大发雷霆降他们两人的职,河阳判官富弼上书:“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一举两失典故的意思: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相关查询:一举两失的意思、一举两失成语接龙...
-
2022-10-13
96 次
成语故事
鼻头出火的成语故事描述:南北朝时期,曹景宗曾经对手下说他年少时在乡村里时与几十个年轻的朋友骑着矫健的快马猎獐的故事,当时年轻气盛,把弓拉得发响,跑到平原上去竞射獐,渴了就喝獐子的血,十分甘甜,喝后觉得耳后生风,鼻头出火,十分快活。鼻头出火典故的意思: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相关查询:鼻头出火的意思、鼻头出火成语接龙...
-
2022-10-13
122 次
成语故事
情随事迁的成语故事描述:东晋时期,王羲之与当时的名士孙统、谢安等40人聚集在会稽山的兰亭饮酒作诗。王羲之特地把这次聚会写成《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情随事迁典故的意思: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相关查询:情随事迁的意思、情随事迁成语接龙...
-
2022-10-13
49 次
成语故事
循序渐进的成语故事描述:从前纪昌去拜箭法高手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好眼睛的基本功,他回家看妻子织布,练就圆睁眼睛,一点也不眨。飞卫让他练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纪昌把头发上的小虱子看成车轮,飞卫这才教他射箭,从此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循序渐进典故的意思: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相关查询:循序渐进的意思、循序渐进成语接龙、循序渐进对对子...
-
2022-10-13
281 次
成语故事
掷杖成龙的成语故事描述:古代传说费长房有一次看见一个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卖完后就跳进壶中。第二天他去拜访老翁,和老翁一起进入壶内,壶中房舍华丽,应有尽有。他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给他的竹杖回家,把竹杖扔在葛陂,竹杖变成一条巨龙飞了回去。掷杖成龙典故的意思:后以之为典,借指还乡。相关查询:掷杖成龙的意思、掷杖成龙成语接龙...
-
2022-10-13
180 次
成语故事
披裘负薪的成语故事描述:春秋时期,吴王最小的儿子延陵季子姬札经常出使各国,见识广博,名气很大。他出使齐国时在路边发现一块金子,叫路边砍柴人去拣。没想砍柴人说我五月天还披着皮袄,背柴禾,像那种拣金子的人吗?延陵季子感到遇到高人而非常惭愧。披裘负薪典故的意思: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相关查询:披裘负薪的意思...
-
2022-10-13
94 次
成语故事
惘然若失的成语故事描述:东汉学者黄宪出身贫寒,从小学识超人,名士荀淑见了他发现14岁的他居然可以当他的老师。别人把黄宪与功曹袁阆比较,认为他超出袁阆。同乡戴良目空一切,认为他比黄宪有学问,可是每次见面后总是怅惘失意,好像丢失什么东西似的。惘然若失典故的意思: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相关查询:惘然若失的意思、惘然若...
-
2022-10-13
31 次
成语故事
辽东豕的成语故事描述: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反叛,朱浮写信给他,说有个辽河农夫因为生了一头白头猪就想去进献给皇帝,可走到辽东一带发现那里都是白头猪就只好打道回府,你就像那个农夫一样。辽东豕典故的意思: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相关...
-
2022-10-13
64 次
成语故事
姑妄言之的成语故事描述:宋代文学家苏轼早年在杭州做官,因写诗讽刺朝政,得罪了皇帝,被贬到黄州。晚年又再次被贬到海南儋州。苏轼到儋州后,因偏远荒凉,常读书写作,邀请朋友“姑妄言之”讲笑话,晚年写笑话集《艾子》。姑妄言之典故的意思: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相关查询:姑妄言之的意思、姑妄言之成语接龙...
-
2022-10-13
126 次
成语故事
一暴十寒的成语故事描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
-
2022-10-13
41 次
成语故事
盲翁扪籥的成语故事描述:古时一个天生瞎子问人太阳是什么样的,人家说太阳像铜盘,瞎子回家发现铜盘是可以敲响的,就把敲钟的声音误以为是太阳,人家告诉他太阳不发声而像蜡烛一样有热量,他回家把蜡烛当成了太阳。一天他发现乐器籥跟蜡烛很像,也以为是太阳。盲翁扪籥典故的意思: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相关查询:盲翁扪籥的意思、盲翁扪籥成语接龙...
-
2022-10-13
112 次
成语故事
请自隗始的成语故事描述:战国时期,燕昭王即位后,一心想振兴燕国,想招揽天下贤才为之服务,就与谋士郭隗商量计策。郭隗说:“今大王想招揽贤才,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像我这样的人都能被重用,那么比我能干的人肯定会来归附的。”燕昭王采纳他的意见。请自隗始典故的意思: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相关查询:...